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
根据最新的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退休金=基础养老金十个人帐户养老金。
比如李大姐2O22年退休,计发基数是8309元,个人帐户50000元,缴费15年,50岁退休江苏基础养老金=8309x(|十0.6)÷2x15X1%=800 个人帐户养老金=50000÷195=284得出最后养老金=800十284=1084
举例:老李坐标北京,60退休 个人账户100000元,缴费指数0.8工龄40年
基础养老金
11082*(1+0.8)/2*40*1%=3989.52
个人账户养老金
100000/139=719.42
合计:3989.52+719.42=4708.94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地方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公式中,“实际缴费工资指数”即Z实指数(下同)为被保险人参保缴费至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期间,
相应年度的实际缴费工资基数,与相应年度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比值之和的平均值。
被保险人曾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并在统筹范围办理退休的,Z实指数为其各阶段的实际缴费工资基数,与相应年度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比值之和的平均值。
二、过渡性养老金公式中, “视同缴费年限”即N同为被保险人1992年9月30日前符合国家及本市规定的连续工龄;“缴费工资指数”即Z同指数为1;
“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即N实98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期间符合国家及本市规定的连续工龄(含实际缴费年限)。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以个人账户储存额与个人账户补贴额之和,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扩展资料:
企业职工退休流程:
1、参保人员申请正常退休的,一般应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前30日向用人单位或档案托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缴纳社会化管理服务费:参保企业和档案托管部门在办理退休前,必须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算管理中心(企保中心)缴纳社会化管理服务费(1000-1500)
3、退休申报:
申报材料:按规定装订成册的的退休人员档案及《参保人员退休(定期生活费)报审表》
申报地点:企保中心档案接收窗口
4、待遇审核
单位在退休申报后10个工作日内到市企保中心档案接收窗口领取已审核的《参保人员退休(定期生活费)报审表
单位持报审表到企保中心支付结算窗口核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领取《参保人员退休(定期生活费)待遇核定表》,及《社会化管理服务通知单》
发放《退休证》退休人员持《社会化管理服务通知单》到其常住地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报到,并领取《退休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